close

Lq6uftOeM5hibAXDu6Ah-547x800  

身為一個鬥魚迷,不免帶著對電視劇的既定印象去評斷電影版,但是……真的跟電視劇落差有點大啊(哭)。雖然演員們算是演出一種新的感覺,全片也走一種美學風,把很多場景著墨得很浪漫,但劇情的急促感,卻讓演員的情感刻劃不夠深刻,撐不起整部片動人的點。
 
先說說電視劇版,電視版當時給我的著迷,除了因為正值13、14歲,對青春的懷疑、對體制的抗拒、對好壞的反思,都處在一個啟蒙點,鬥魚給了我一個在心裡追求美好嚮往的地方。原著小說不知道重看了幾次,還背了句子放在國一的作文裡;買了原聲帶第一張被刮到,又買了第二張,放進老式CD player,那首Lydia重播幾次都不膩。
 
飛鳥與魚的痴戀,雖然一開始就注定是個錯,但「不枉少年、不負青春」,愛上一個人的奮不顧身,也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
 
 
500x500  
 
 
電視版中,我最喜歡單子這個角色,到現在都還是,他的深情、沉默、守護,知道著一切也保護著一切。他對小燕子的愛,更貼近現實愛情裡不公平的本質,總讓我心疼。當年藍正龍眼神裡的那份憂鬱,深深感染著我,他是最早看穿黑社會歹路不可行的人,反觀燕子的為愛犧牲,單子總在危急時刻救燕子一把,不讓她墜入更深的深淵。也是我認為在理智上來說,比于皓更懂得珍惜燕子的人。
 
電影版比較可惜的是,沒有演出單子那份沉著的氣質與看穿一切的睿智,太多留白的沉默鏡頭,讓人覺得他只是因為喜歡的人被兄弟把走而不爽,看燕子的眼神也太直接曖昧而不夠內斂,讓這個角色少了靈魂,枉費了開頭與結尾還特別留了篇幅來描寫童年他欣賞燕子彈琴的畫面。(電視版是童年于皓看燕子彈琴)
 
 
滑動3-1530171906  
 
 
小燕子這個角色,我認為電影版的王淨撐起不少場面,有著與當年電視版的安以軒相去不遠的氣質,王淨多了一份內在的野性,更貼近原著小雛菊的原型。電視版的燕子為愛一步步讓自己改變,容忍、妥協、堅強、勇敢,過程痛苦不已,這樣強大的愛,不只讓她從內在經歷如此大的轉變,也讓她自此離不開于皓。
 
電影版的燕子則少了那種「轉變」的過程,比較像是愛情激發了她內心的反叛,從而更有力量、更勇敢去愛,最後她載著于皓要去醫院時那幕讓我爆淚......那份內心的強大根本不是男人可以比的啊!!王淨的演技真的救了電影不少。 
 
 
滑動4-1530171953  
 
 
電影版的于皓讓我挺無言的,表情的生硬不說,一點也沒有帶頭大哥和男主角的氣勢啊......孩子氣太重,當年的郭品超至少還有把對燕子的柔情表現出來,電影版于皓感覺就像在跟燕子撒嬌。
 
于皓這個角色是屬於內心非常矛盾的人,不善於溝通、為了心愛的人扛下一切一聲都不吭,有點像傳統男生的思考邏輯,覺得愛對方就是拼命給、拼命保護,也因為這樣的愛成了他與燕子痛苦的來源。
 
 
滑動2-1530171881  
 
其他角色如阿奇和紅豆,發揮空間不多,紅豆在電視版中與燕子真摯的友情感動許多人,電影卻少有表現,有些可惜。而輝叔因為老牌演員屈中恆的加持,氣勢勝出很多。
反派的阿豹一角,電視版的謝承均真的演太好,讓觀眾恨得牙癢癢,也算是反派中的經典,神難超越。
 
當今的攝影技術自然比14年前好很多,可以看出鬥魚電影版在美學上的企圖心,運用了很多一鏡到底的拍攝手法與獨特的拍攝角度,但劇情的不順暢與演員的生澀依舊是敗筆,也許是為了保留電視版的精華向經典致敬,但串起這些片段精華的手法太過生硬,有東拼西湊之感,造成觀影的情緒很斷斷續續。
 
最後十分鐘的Lydia配樂,加上原班人馬的客串回歸,確實有把觀眾拉回回憶,阿奇與單子的一個大擁抱,阿奇說著:「兄弟,我好想你啊!」,彷彿也是鬥魚迷們向青春吶喊著:「我好想你啊!」,老劇迷們看到這應該都會眼眶濡濕。而阿奇與紅豆的婚禮,也算是圓了電視版未竟的遺憾,畢竟當年電視版是非常悲劇的結尾,電影讓經典中的角色,重新再有一點可能性,讓劇迷過過乾癮、滿足劇迷想繼續聽故事的欲望。
 
鬥魚電影版,賣回憶的成份還是居多,有點像是圓夢,圓一個時光倒流、在成長缺口中回頭珍惜身邊人的夢。
 
不管是經典的電視版或翻拍的電影版,都見證了普羅大眾心中對自由愛情的嚮往與追求,飛鳥與魚的痴戀,也將會在劇迷心中繼續流傳。
青春,不死。
 
1ad333727f41c6a9c7416b79f56d67ab  
 
 
圖片來源:鬥魚電視、電影版劇照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鬥魚 懷舊 電影評論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nny Hou 的頭像
    Sunny Hou

    S 的想說就說

    Sunny H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